选择语言: 中文版  |  English
咨询热线:0760-22186162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北区茂丰一路1号
电话电话:0760-22186162
QQQQ:974030411
邮箱邮箱:server@boyacsys.com
行业动态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提升国内柔印预印质量的四大要素

更新时间:2018-09-29 13:32:56  浏览次数:617

柔印的网点增大以前一直是同行诟病柔印质量的理由,因为柔印过程中有两个压力需要控制,一个是印版对网纹辊的上墨压力,另一个是印版对压印辊的印刷压力。由于预印采用的柔性版的硬度一般在肖氏70°左右,因此在各辊相切造成机械误差时,印版因硬度原因造成形变,由此造成的网点增大几乎不能避免。早期柔印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机长对两个压力的掌控,因此印刷质量同操作者的个人因素关系十分密切。一线操作者的技能与素质决定了每一次印刷质量,因此柔印质量浮动,网点增大不稳定也就很好理解了。


因为柔印网点增大较大,因此柔印采用的印版线数以前一直不超过133lpi,较小网点2%,同凹印与胶印的175lpi相比,在高光层次展现上明显不足。


业界对柔印产品质量的责难一般有下列4项

①印版线数过低,距离胶印工艺的水平相差过大;

②高光要求渐变到零而无硬口,暗调要求层次拉开而不并级,目前柔印大多很难达到;

③胶印四色叠印可以达到多种彩色,柔印的多专色与两次叠印,使印刷成本过高;

④版费比胶印高出许多。

高宝机164.jpg

印版线数

印版线数是di 1个问题。柔印采用高线数印版牵涉到几个方面,其中一个问题是印版。印版渐变到零的边界,即小网点直径是多少,关系到肉眼能否看到硬口。150lpi1%网点直径是19μm,渐变网从1%0%是可以分辨的。175lpi1%网点直径是16μm,渐变到0%的临界线就不容易分清了。网点直径1516μm,就形成了一项质量指标。因此如果图案设计上需要渐变到0%,采用150lpi印版时应采用混合网,用调频网密度衰减的办法来掩饰小网点直径的过大。采用175lpi印版时,就可以直接用调幅网的特点衰减,胶印长期以来一直这么做,这种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了。柔性版达到小网点直径的技术首推柯达NX印版,因为生成网点的方形激光器孔径就是10μm。艾司科HD技术也能达到,虽然其采用的圆形激光器直径大了些,但利用UV固化时版材的特点,通过洗版溶剂的腐蚀,也能使网点直径变小。标签业采用较多的HD网点,通过实战证明还是很有效的。

 

采用高线数印版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网纹辊的选配。笔者当年在柔印生产一线时,针对当时业界的印版线数与网纹辊线数匹配采用一比几的争论,提出了要按照较小网点直径≥网纹辊网穴开口直径的计算方式来选择网纹辊。此法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因网点直径过小而误栽进网穴中,拔出后网点四周沾染的油墨会黏附在印版上,尤其黏附在两网点间非着墨区域,造成堵版(或称塞网),从而导致质量故障。但这样一来势必对网纹辊线数提出要求,高线数小墨量的网纹辊必不可免。同样一支网纹辊,高线数与低线数的价格相差很大。同时,网纹辊的小墨量也带来了颜色密度不够的缺陷,为此柔印工艺经常会用两相同色重复相叠的办法来克服其不足。笔者曾经用选择印版表面张力与油墨表面张力相匹配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即希望达到即使网点误栽进网穴,拔出后油墨只沾在需要传墨的网点顶部,非着墨区不沾染不需要的油墨。或即使沾染,嗣后印版凹陷区即不应该着墨的地方能达到自我清洁,而不用停机擦版。笔者将这技术定义为柔性版的自洁理论,在柔印机的实际上机试验时得到过验证。非常可喜的是,“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2016年年会”上曾有国外柔性版供应商介绍了相关技术,笔者相信,这种技术在国内柔印界的推广将很快。

 

曲线的选择

第2个问题是,柔印网点增大曲线的选择,换言之,是选择什么样形状的网点问题。这个问题牵涉到市场对胶转柔的客观需要,我们往往要根据胶印的质量特点来要求柔印。像不像,这很关键。其实只要采用这两种工艺都能采用的方圆网点就可以达到,在理论上没有什么难度,但在50%网点即扩张临界点附近的细节处理上,很有讲究。需要避免因柔性版网点增大造成的跳阶故障,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ink fill in”,也是需要避免的临界点附近的并级。

 

灰平衡

第3个问题是,柔印如何控制印刷过程中的灰平衡。如果能达到,柔印也能像胶印一样,采用基本色的叠色工艺来达到各种专色。可以设想一下,当柔印不再是用6色、8色乃至10色机来印刷,其设备成本、材料消耗等可以有多大的下降?但是长期以来,柔印的灰平衡只存在于制版公司的分色范畴,在印刷机上是极难达到的。因为每一次印刷,柔印的上墨压力与印刷压力都会有变动,网点增大都会有变化,原先设计好的CMYK各色比例,会走样。

 

如此,焉能达到灰平衡?像胶印一样利用机器设备的特点将人为因素控制到较低是only one的办法,好在这种设备国外已经有了,国内也能够生产了,这就是柔印机械的辊枕结构。笔者曾在几年前的一篇评述柔印标签新技术的文章中介绍过这种技术,国外的介绍是花瓣式,但其核心技术是齿轮的节圆控制。笔者将其归纳为辊枕结构,类似于胶印机的肩铁,但又有所区别。

 

柔印控制印刷过程中的灰平衡,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控制油墨黏度。这个问题,对于使用UV油墨的标签印刷企业来说,理解并不困难,但对于长期使用溶剂型油墨或水性油墨的企业,困难则很大。长期以来,柔印界的惯有思维,液体油墨要采用低黏度,否则印刷过程中会有问题。其实油墨黏度的确定,是由上墨机构的特点决定的。如果柔印机上墨机构可以适应较高黏度的油墨,如柔印UV墨,那么何必还要将油墨黏度调低呢?

 

柔印还原曲线的制定、检测与修正也将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用印版的还原曲线来弥补实际印刷时的不足是肯定的。

 

综合上述三要素,实现印刷过程中的灰平衡并不困难。据此,我们将大限度地在印刷过程中使操作者的个人因素降到较低,使单机多班印刷质量达到一致,从而有效降低柔印成本。

 

柔印版费

第4个问题,即如何降低柔印版费。长期以来,感光树脂柔性版一直被国外大公司垄断,中国所用柔性版的高价格一直被业界所诟病。这个困扰中国柔印界的大问题,近些年来已经有所松动了。国产柔性版的诞生以及顺利推广,起码在厚版领域,柔性版价格已得到明显平抑。但在薄版领域,尤其在激光柔性版领域,价格还是很高。比较柔性版在厚薄两个类型的产品系列中存在的明显价差,如果用价格较低的厚版印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我们不就不必依赖于版材供应商的降价,而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了吗?在柔印预印领域,采用低价位的柔性版来达到保持原有印刷质量的改善思路,值得我们大力探索。

 

来源:本文节选自《印刷技术》20179月刊《柔印预印在瓦楞纸箱中的地位与发展趋势》,博雅彩印整理编辑。

版权: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博雅彩印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号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返回列表页】